計劃總投資120億元的“中國淮安——世界運河文化旅游區”項目,3月18日成功簽約落戶淮安市,今年5月動工,計劃3年建成,為“里運河文化長廊”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  里運河為京杭大運河淮安段。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介紹,淮安古城與里運河相伴相生的歷史,生動詮釋了城市“因水而興、棄水而衰”的規律。為彰顯淮安水文化,再現“壯麗東南第一州”景象,給市民、游客創造更好的休閑親水空間,自去年起,淮安市啟動了“里運河文化長廊”建設,大手筆打造淮安版“清明上河圖”。
  重塑古運河文化巔峰盛景
  3月6日上午,在里運河文化長廊起始點清江浦大閘口,記者登上游船,順水而下。沿途三步一景點,五步一古跡,清江浦樓、慈雲寺、御馬頭等歷史遺存一一映入眼帘,厚重的歷史與秀麗的美景交相輝映。
  淮安自古為水運樞紐、南北要衝,千里淮河與千年運河在此交匯,素有“南船北馬,九省通衢”之稱。歷史上鼎盛時期,為全國漕運指揮中心、河道治理中心、糧食儲運中心、鹽榷稅務中心、漕船製造中心,是名副其實的“運河之都”。
  “1958年京杭大運河裁彎取直改道後,里運河失去了航運功能,但她依然是淮安人的母親河。”游船資深領航員胡艷艷說。里運河沿岸,幾乎每位居民都能說出“母親河”的歷史和傳說。在里運河清江浦景區南岸,堆起了數米高的大土堆,工人們正在修建廣場及路基。“這裡要重建國師塔了。”67歲的居民許正榮操著方言告訴記者,玉琳國師是清朝順治帝的老師,雲游到清江浦後,圓寂於此……“國師塔工程是整個裡運河文化長廊的起步區和主入口,建設意義重大。”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冬來說,去年11月20日,清江浦景區南岸提升工程正式啟動,標志著經過近一年的醞釀,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。
  據悉,里運河文化長廊北起大閘口、南至堂子巷,總範圍45平方公里,核心區總長度15.6公里,面積約10.8平方公里,大小項目數百個,總投資260億元。
  把受傷的城市生態修複好
  里運河文化長廊項目總體規劃一經公佈,就引起了國內外投資商的關註。最終,盛鵬達(中國)投資控股集團拔得頭籌。該集團董事長徐鈞介紹,“中國淮安——世界運河文化旅游區”項目以文為脈,以水為魂,在里運河文化長廊一期“承”、“轉”兩段,下轉A3版
  上接A1版將世界著名運河、經典水城景觀濃縮其中,沿十里古運河岸邊徐徐展開一幅以“黃金水岸、十里金粉、水舞間、田園水鄉、運河春天、榷關懷古”為六大主題和實景體驗的世界運河文化畫捲。“我們設計的項目達100個,其中包括阿姆斯特丹水城、巴拿馬水城、蘇伊士水城、威尼斯水城等,建成後將成為世界運河文化交流中心,淮安市首個5A級旅游景區。”
  如果說,中國淮安——世界運河文化旅游區以“水生態、水景點、水文化”為格局,那麼整個裡運河文化長廊,則重點培育生態組團,用一條鏈式生態廊道將市域各區連接起來,形成“組團相間、生態相連、文脈相承”的城市發展新模式。“在這個模式中,生態文明與歷史文化相輔相承,相互依存。”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徐利華說,里運河文化長廊充分利用水資源、水文化,通過空間系統優化、污水治理、改造濱水景觀等“理水”手法,還原潔凈之水,建設生態水岸,修複受傷的城市生態。
  依據規劃,淮安市還將投資4億元,建設2420畝大型全開放式園林精品——淮安森林公園。屆時,里運河文化長廊區域內的綠地面積可達23.28%,一個融合了“歷史文化空間、環境生態空間、居住休憩空間”的親水、親綠“大花園”將呈現在人們面前。
  “新淮安精神”的現實投影
  記者乘坐的游船經過一處古式牌樓,里運河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規劃處處長唐睿智介紹,這就是榷關,是明清時期政府設置的對過往船隻徵稅的專門機構。“今年這裡將依據榷關遺址,建設榷關風情體驗園。”
  唐睿智告訴記者,作為2014年度江蘇省重大旅游項目,里運河文化長廊今年計劃投資75.75億元,重點打造慈雲寺國師塔、文廟商業文化水街、板閘風情街、榷關風情體驗園、中國淮安——世界運河文化旅游區等一系列景區。“以提升淮安市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品質為導向,通過理水、營城、聚人、興文四大策略,將里運河文化長廊打造成集文化創意、生態旅游、康體養生、商務休閑以及特色主題樂園多功能一體的‘運河文化國際交流經典空間’。”徐利華向記者解讀該“總體定位”時表示,淮安市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有六大支柱,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正是其中一大支柱。
  如今,受千年運河文化熏陶的淮安人,正努力踐行著“包容天下、崛起江淮”的新淮安精神。在姚曉東看來,里運河文化長廊既包含淮安歷史文化風情,又包攬世界運河萬象,這種開放與容納,傳承與崛起,正是新淮安精神的現實投影。
  淮安市市長曲福田形象地比喻,如果把文化、旅游、生態分別比作一座城市的“裡子”、“面子”和“芯子”,那麼,里運河文化長廊所包含的文化、旅游、生態項目,則讓淮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“裡子”更厚,讓淮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“面子”更靚,讓淮安建設國家級生態市的“芯子”更大。
  本報通訊員 蔣維林 許 軍 卓 劍
  本報記者 彭廣餘 李先昭  (原標題:淮安打造“里運河文化長廊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qnvcja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